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赴阳信县开展玉米试验收获 助力盐碱地改良与农业增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9-30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26日,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业有机废弃物低碳循环利用教学团队,赴滨州市阳信县试验基地开展玉米试验田收获工作。此次收获的玉米,来自团队主导的“小麦-玉米-小麦”两年三茬定位试验,该试验自2024年10月小麦季启动,计划至2026年小麦季结束,当前正值第二茬玉米季的关键收获节点。

试验核心聚焦盐碱地农业发展需求,重点研究以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研发的系列新型肥料产品(涵盖土壤修复菌剂、多功能土壤调理剂、土壤结构调理剂、多功能微矿生物有机肥、柠檬酸石膏及柠檬酸调理剂等),探索其对盐碱地小麦、玉米产量的提升作用,尤其针对盐碱地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展开系统验证。

该试验并非孤立开展,而是深度依托两项省级重要科研任务推进:一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微矿粉的系列土壤改良产品创制与开发”,二是省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畜禽粪便无害化利用”岗位任务。在课题实施中,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承担核心任务,具体包括微矿粉安全性评价、新型肥料产品研发及碳足迹评价,而阳信县试验点则侧重验证系列新型肥料(含微矿生物有机肥)在粮油作物上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揭示新型微矿基产品对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及作物增产增效的内在作用机理。

收获工作完成后,课题组将进入数据攻坚阶段:一方面集中对采集的土壤、植株样品开展化验分析与数据整理,另一方面系统凝练试验成果,严格对照课题任务指标查漏补缺。团队表示,将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为指引,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为2025年度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山东盐碱地治理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技术支撑。

(撰稿人:郭晓颖 李妮    初审人:江丽华    终审人:张桂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