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青春行·中国梦”暑期支教团在淄博市和平街道祥和社区,以齐地草编非遗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解锁“草到艺”的蜕变密码,在经纬交织间,孩子们亲眼见证“田间野草”如何化作“指尖艺术”。此次活动以草编非遗传承为脉络,既解码齐风里“化朴为雅”的匠心,更让孩子们在“摸草、编艺、悟美”中,触摸传统文化的肌理,读懂劳动创造的智慧,让千年草编技艺在青春实践里悄然延续。

活动伊始,支教团带领孩子们从齐地草编的历史源流、文化基因两方面开启探秘。先梳理齐国农桑文明的滋养脉络——麦浪起伏的沃野孕育麦秆,蒲苇丛生的水泽供养蒲草,草编技艺从“编筐盛谷”的生存智慧,衍生出“以草为媒”的审美表达。紧接着展示齐地草编文物仿品、古籍插画中的草编图景,让孩子们直观触摸齐风草韵的厚重积淀。支教团成员援引《齐民要术》“治草编器”的古法记载,深度解析草编技艺的匠造密码,在明晰千年技艺的传承逻辑后,孩子们步入手工创作环节。在支教团指导下,大家以蒲草为原材料,编出流苏轻摆的草编蒲扇、圆鼓鼓缀草结的蒲草鱼篓,更有孩子突破传统,将草编与彩珠串联成星光缠络的草编魔法棒,让古老技法绽现童真创意。

青春的力量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授,更在于匠心的传承。此次淄博市和平街道祥和社区草编体验活动,是“青春行·中国梦”暑期支教团支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触摸非遗温度的窗口,也让青年学子在守护传统中,读懂齐地草编“化草为艺”的智慧密码。未来,我们将在齐文化传承路上步履不停,以青春巧手编织文化脉络,用创意实践为孩子们的草编梦想续航赋能。
撰稿人:石绍童 于文涵
一审:李娜
二审:杜锋
三审: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