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9月14日晚,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清华三农讲坛”第三十三讲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
一、高质量发展关键之一——市场化促进建设用地高质量配置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发展不可能停留在空中楼阁。一旦要落地生根发芽,就要解决一个农村土地使用的问题。生态农业涉及土地用途管制问题,在此无需讨论。但其他三个业态的发展,均要以农村…
随着近年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城乡福利势差的缩窄,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农民进城落户意愿下降成为当前制约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的重要问题。由于…
新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技术标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完善技…
魏后凯在采访时表示,在推进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宅基地的改革这三块地的改革中,宅基地的改革相对滞后。宅基地改革试点的重点和关键,是…
“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其伟大意义不亚于80年代农村承包制改革,也不亚于90年代初的土地批租市场的改革。”5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第16期浦山讲坛…
8月初,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宅基地改革首个试点项目落地。试点村农民将闲置的宅基地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拢后,统一租赁给农事企业,“批量”建设了旅游民宿,用于…
农村“三块地”,改革谁受益?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今年是新一轮农村改…
摘要: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置于由工业化、城市化而引发的“去农业化”的背景之下,我们会发现,作为乡村剧烈变迁的直接后果,村落社会的“乡村性”发生了大量的流失…
一、要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
2020年1月1日,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全面施行,在土地征收程序、征收土地范围、征收补偿费用、宅基地盘活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是农村…
1、需要更加重视和保护都市中的农业用地。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将原土地管理法中的“基本农田”全部修改为“永久基本农田”,体现了珍视和保护基本农田的价值理念。…
土地要素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本文从两个维度来刻画中国土地要素的市场化。第一个维度是过程的维度,就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过程,这为回答“是什…